歼31战斗机模型简介
歼-31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第四代(中国采用欧美主流的战斗机划分标准)双发中型隐形战斗机,代号“鹘鹰”,其采用双发、单座、固定双斜垂尾、无鸭翼、蚌式进气道。目前猜测主要用途有三种:一是与中国重型隐形战斗机歼-20形成高低搭配,尽管军方没有立项;二是拟推出的隐形战机出口型号;三是发展为替代歼15战斗机的新一代隐形舰载战斗机。2012年10月31日上午10时32分,歼-31成功首飞。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四代机原型机的国家。2013年1月25日下午4点多AMF五代战机(歼-31)第二次试飞。歼-31于2014年3月3日再次进行了试飞。据现场网友描述,当日歼-31战机共进行了两次试飞,上午下午各一次。 3月1日中午12点左右,编号为2011的最新一架歼-20战斗机成功首飞,歼-31战斗机的这次试飞紧接在2011号歼-20首飞之后,令军迷们大呼“给力”。2014年4月10日,歼-31时隔一月再次试飞。
据报道,2012年10月31日上午10时32分,由中航工业沈飞自筹经费自研的制造的一款隐身AMF五代战机(歼-31)成功首飞。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四代机原型机的国家,此前,只有美国同时研制了2种五代机。[1]
该机于2012年11月13日作为概念机参加了珠海航展。
2013年1月25日下午4点多AMF五代战机(歼-31)第二次试飞。
J31
据超大网友消息,今天上午10时32分25秒,中国人制造的第二架隐形战斗机,AMF四代战机已经升空!AMF四代战机在歼-11BS战斗机的伴随下,进行通场飞行。
国产第二款隐身战斗机歼-31“再次进行了试飞,这是试飞后,歼-31在八月进行的第二次试飞。
歼-31“鹘鹰”进行了试飞工作,本次试飞长达40分钟左右。歼-31试飞的频率有所加快。
从当前已知的图片资料来看,该型机长度在16~17米左右,翼展在10米上下,属于典型的双发中型战斗机,机体整体体积介于F-15和MIG-29之间,机翼面积约40平方米。机头、机身呈菱形,双垂直尾翼向外倾斜,垂尾、主翼、平尾后缘前倾,使用带锯齿的起落架舱,属基于隐身设计的战斗机。
据外媒报道,早在一年多以前,西方情报人员就向简式透露说,一种中国式的F-35战机正在沈阳建造中,并指出该飞机将在2012年9月试飞。
气动布局
编辑
网友绘制歼-31假想图(4张)
从当前已知的图片资料看,该型机是一种单座、双发、双垂尾的常规布局飞机,通过人体、车辆,该型机长度在16~17米左右,属于基于隐身设计的战斗机。
主翼
由前所述,该机为常规布局,该型机主翼后掠角中等,展弦比较小,安装方式是四代机标准的进气道上缘位置,以提高机身和进气道升力体效应的使用效果。主翼的厚度较薄,属于针对超音速优化的小展弦比中等后掠角薄翼型方案。
其相对面积较小,与F-22超过78平方米的巨大机翼相比,其较小的机翼对盘旋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巡航状态的升阻比较差,影响航程,当然其超音速阻力会有一定优势。
机翼后缘安装有全翼展单块襟翼而没有使用襟翼-副翼分离的设计,襟翼打开角度较大,这主要是针对短距离起降和舰艇使用,全翼展大幅襟翼可以使得着舰-起飞速度降低约10节。
但是这个设计的奇特之处在于,全翼展襟翼设计主要是针对上舰,但是因为舰载机需要折叠机翼的缘故一般都是采取两段式的襟翼方案,每侧机翼使用两台作动器分别驱动两个翼面动作,而四代中型战斗机则采用了完整的单个全翼展襟翼,在上舰改造后还必须再在外侧增加。
一对作动器以驱动折叠翼段的后缘襟翼/副翼,增加了改装的复杂性。为何不采用两段式全翼展襟翼,是需要待后续资料进行分析的。或许该型机可能采用类似F-35C的方式,极大的加大翼展,在增加的外翼宽度上布置新的襟翼-副翼,但是这样凭空增加新的控制面必然带来控制律的不通用性,增加研制的复杂程度。
平尾
平尾采用了和主翼类似的设计,平尾前缘和主翼前缘,平尾后缘和主翼后缘相互平行,这主要是为了减少雷达波散射的强波束方向。平尾安装位置较为靠后,平尾后缘在发动机喷管之后,可以提高配平力矩。
但是其向后伸出的距离比F-15、F-22和F-35来说较短,设计相对保守。同时该机虽然采用了靠后的平尾,却没有和类似设计的F-15和F-22一样采用两侧尾撑设计,舵机安装在发动机舱两侧,曲轴本身相对于尾翼靠前,需要较大的操作力矩,而且有卡轴的风险,这是其设计中比较奇特的一点。
垂尾
向外侧倾斜的垂尾,可以有效降低雷达散射,同时也可以使得垂尾部分避开前机身拉出的涡流,提高在大迎角状态的可控性。其面积较大,应该是为了提高高速下的方向稳定性的目的,这一点在F-22上表现较为明显。从这一点看该型机将主要针对超音速性能进行优化。
边条
涡升力是60年代以来,飞机气动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在主翼之前,利用各种涡流发生装置产生涡流,其流过主翼可以产生强大的升力以提高飞机的升力系数和抬头力矩,配合静不安定设计可以极大的提高飞机升力。常用的涡流发生装置包括了幻影2000上的小型固定副翼、J-10的鸭翼和F-16的边条。
歼-31
在四代战斗机上则出现了新式的“棱线”式涡流发生装置,其利用升力体原理,利用机身本身来产生升力,尤其是菱形机头、船型进气道的边线,其效果与传统的边条相当甚至更为强烈,而且可以有效减少边条增加的机身湿面积和阻力。同时菱形机身和船型进气道本身也是减少散射的重要隐身措施,一举多得的“棱线”是四代战斗机性能优势的重要来源。
该型机上没有采用传统意义的独立边条,而是采用四代机特有的三段式“棱线”边条,采用了菱形的机头和船型(两侧壁向外倾斜)进气道,配合精心设计的折现,同时兼顾了隐身和增升,从各国经验看是较为先进的设计。
评价
中国第四代中型战斗机机身设计与F-22颇多相似之处,属于典型的常规布局中型战斗机,主要设计方向是针对超音速机动性方向,主翼较薄,后掠角在40度左右,是比较适合高速机动的后掠角。但是其长细比相对于F-22较小,可能会是影响其高速性能的难点,可能基于此而采用了较小的翼面积和展弦比,以较高的翼载荷换取较小的超音速阻力,当然会牺牲一些盘旋能力和航程特性。
在气动设计上,完全基于隐形需求而设计外形轮廓的,基本上沿用了比较成熟的隐形飞机设计思路来的,如果能保证设计的精细和加工的细致,可以实现较好的隐身特性,其隐身效果可能与F-35类似,满足大部分作战需求。